本文共 1033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聚合报告与汇总报告是测试分析中常用的工具。以下是两种报告的详细介绍及它们的区别与优势。
聚合报告
聚合报告通过统计测试结果生成大容量数据报告,因其只聚合测试数据而不保存完整测试结果,因而占用内存和CPU资源较少,适合资源有限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。
属性描述:
- 描述性名称:为报告提供一个详尽的名称,可自定义以便区分不同报告。
- 文件名:指定保存或读取测试数据的文件名,应包含完整路径信息。
- Label:为执行的样本打上标签,如HTTP请求名称或事务控制器名称,便于按标签分类统计。
- 样本数量:统计具有相同标签的样本总数。请注意,在编写测试脚本时,如果希望将多个样本归类到同一标签中,需确保标签名称唯一性。
统计指标:
- 平均值:反映一组样本的响应时间均值。
- 中位数:表示中间值,衡量50%响应时间的位置。
- 90%百分位:90%的响应时间未超过该值,剩余10%需不低于该值。
- 95%百分位:表示95%的响应时间未超过该值,剩余5%需不低于该值。
- 99%百分位:同理,该值表示99%响应时间未超过,剩余1%需不低于。
- 最小值:记录样本中最短的响应时间。
- 最大值:记录样本中最长的响应时间。
- 异常百分比:记录样本执行过程中失败的比例。
- 吞吐量:衡量每秒、每分钟或每小时的请求处理能力,确保速率至少为1.0,帮助评估服务器事务处理能力。
- 接收速率:反映网络数据接收能力。
- 发送速率:反映网络数据发送能力。
汇总报告
汇总报告与聚合报告类似,但相比之下,汇总报告占用更少的内存资源。在大规模测试运行时,更推荐使用汇总报告进行数据分析。
属性描述:
- 描述性名称:可自定义报告名称,便于区分不同测试报告。
- 文件名:指定存储或加载测试数据的文件路径。
- Label:为样本设置标签,如类似于HTTP请求名称或事务控制器名称。
- 样本数量:统计具有相同标签的样本总数。
统计指标:
- 平均值:反映一组样本的响应时间均值。
- 最小值:记录样本中最短的响应时间。
- 最大值:记录样本中最长的响应时间。
- 异常百分比:表示执行失败的请求比例。
- 吞吐量:评估每秒、每分钟或每小时的事务处理能力。
- 接收速率:衡量数据接收性能。
- 发送速率:衡量数据发送性能。
- 平均字节数:反映样本数据的平均大小,以字节为单位,便于评估数据传输规模。
两种报告均可采用。根据实际测试环境需求选择使用: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聚合报告系更优选择;在大规模测试数据投入的情况下,更推荐使用汇总报告,因其内存占用更小且能提供更优测试分析映像。
转载地址:http://wkvrz.baihongyu.com/